“紡織之饑”如何解決?廢舊紡織品是正解 近年來,作為一種“被放錯地方”的資源,廢棄紡織品的回收利用頗受關注。這種現象產生的背景則是國內紡織業的發展正被原料供應“卡脖子”。
來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紡織原料消費量占全世界的52%,而紡織原料的進口量則達65%以上。目前,我國紡織原料中30%的棉花和70%的羊毛需要進口,纖維供給存在很大缺口。一邊是原料短缺,另一邊則是廢棄紡織品存量巨大,利用遠遠不夠,這種狀況給國內紡織原料結構的調整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而如何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加快廢棄紡織材料的回收利用,正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急需解決的課題。
盡管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新型纖維材料的研發和使用正方興未艾。但業內人士也日益認識到,廢棄紡織品綜合利用不僅是轉變紡織工業發展方式、緩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當下的現實則表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廢棄紡織品回收利用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曾表示,我國廢棄紡織品的回收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2012年國家統計部門的一項數據顯示:廢棄紡織品得到回收利用的比重還不到萬分之三。據廢棄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唐世君介紹,今年我國廢棄紡織品存量中化學纖維1800萬噸,天然纖維800萬噸,廢棄紡織品的售出量和回收再利用量仍然很低。
為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建議,加快開展廢棄紡織品回收和綜合利用,緩解紡織行業面臨的原材料短缺矛盾迫在眉睫。據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推動制定合理經濟的廢棄紡織品循環利用技術路線,健全廢棄紡織品定點回收和處理加工網絡,建立并完善清潔生產標準體系和質量標準、檢測、監督體系,擴大廢棄紡織品再利用產品的市場應用,最終推動廢棄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規范化、規;l展。
|